来源:雪球App,作者: 蟹老板80岁,(https://xueqiu.com/1532162327/321667922)
查理·芒格:要把你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你能够改变的事物上。
永恒的开头:我爱我的家庭,是他们的支持,让我能在这个年纪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全身心地投入它。我爱他们!
从分布在地球深处、比混凝土还要致密的岩石中采集天然气具有商业可行性。这种致密岩是资源的存储地,它像一个“厨房”,大量有机物在这里被“加工烹饪”,历经数百万年后变成石油或天然气。而根据教科书理论:有机物被“烹饪”后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会运移到油气藏中,然后它们才可以被开采出来。
如果把常规油比作上饭桌的菜的话,那么页岩油就好比厨房里做好的菜,人们通过页岩作业提前把石油和天然气吃掉了。
页岩开发一直被视为制造业的范畴。与常规油气井相比,页岩井在产出稳定之前的大概第一年,其产出会出现明显下降。这样油气公司就会持续钻探新井以补偿老油井的产量下降。
对于独立油气开发商而言,投资人和债务人关心的全是产出增长。然而,以后他们只关注增长就不够了。对于持续努力追求产出增长的公司,投资人以前会为他们欢呼喝彩,而现在他们并不乐见只追求产出数量的公司。
效率较高的一些公司已经将单口井的开发成本从潜在的1500万美元降低到700万美元,然而这仍旧不够。
投资人想要收回资金,他们想要投资获得回报:当投资人考察页岩开发公司时,他们的关注点已不再是不计成本的产出增长,而变为以多少成本实现增长。
页岩油井的优点:初期产量较高,能够快速响应市场价格变化,特别是在高油价的时候,高投资带来的高产出,可以让油企获得高收益。
缺点:由于油藏的特性,其产量会在开采的几年内迅速衰退,所以如果想维持产能的话只能不断的投入,届时如果遇到低油价,页岩项目的经济性可能会受到威胁,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由于他的采油方式比传统石油更加繁琐,所以他通常需要更高的成本和技术,这也使得页岩油的经济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油价格。
2008年是全球油气公司觉醒之年。这一年,美国的天然气产量一改人们通常预期的下降趋势,实现了上升。这突然引起了那些大型跨国公司的注意一些大型公司开始将他们的投资重新转移到美国大陆。有时候这些公司还会收购一些独立开发商。
来自中国、印度、法国、意大利、挪威、澳大利亚和韩国的一些跨国公司向美国的这些独立开发商支付钱款意在建立合作关系,还向他们提供所需现金,以支持他们在页岩气开发上继续高歌前行。
在新的视角下,美国的天然气资源估算基数出现了显著上升。截至2011年,美国天然气潜在产量委员会预计,美国可采天然气资源量比10年前增加70%。美国的天然气储量估算出现了持续上升。
截至2019年,美国天然气潜在产量委员会对于美国可采天然气储量估算已经达到了2002年估值的3倍。
美国天然气产量增速是如此之快,以至于这种现象有了一个为人熟悉的“页岩风暴”的称呼。随着天然气供应由短缺转向过剩,不可避免的事情出现了:天然气价格出现了直线下跌。充足的供应加上较低的价格改变了美国总体能源格局:天然气在美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美国能源系统最具决定意义的改变发生在电力部门。长期以来,煤炭一直是美国发电部门的主导能源,煤炭的这种地位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又因为政策因素得到了加强,当年的政策一方面力促煤炭成为美国国内安全可靠的能源,另一方面则限制天然气在发电部门的使用(原因就是那个时候人们也认为美国的天然气会慢慢枯竭)。
在页岩气被开发前的20世纪90年代,天然气在美国发电部门中使用的比例从未超过17%。
然而随着页岩气的出现,天然气在价格上出现了强大的竞争优势,由于环保压力,美国建设新的燃煤电厂在现实中已不再可能。2007年后期,煤炭还为美围提供了一半的发电量。到了2019年,煤炭的发电比例则已降至24%,而天然气的这个数字则上升到38%。
而这也就是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能够降至20世纪90年代早期水平的主要原因,而且这段时间美国经济总量还实现了翻番。
美国能源结构的转换:因为页岩气的崛起,带来了更廉价且清洁的天然气,进而煤炭被慢慢取缔。中国未来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情况呢?
现在的美国已不存在任何有关进口昂贵液化天然气的想法。美国面临的挑战不再是如何节约使用稀缺的天然气资源,而是如何为日益丰富而价格并不昂贵的天然气资源找到市场。
最终,液化天然气市场的拓展出现在了地球的另一边,也就是东亚经济奇迹的发生地: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地区。为了降低电力生产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为了增强自身的能源安全,为了降低污染,这些国家和地区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签订了复杂的液化天然气长期合约。不仅如此,一家设在阿拉斯加克奈的小型液化天然气工厂也会时不时给日本供气。
开展这样的新型液化天然气生意需要非常大的投资,投资额度最终可达数十亿美元。为此,人们需要找到天然气,需要对其开发,需要将天然气采集出来,另外人们还需要进行工厂建设,这种工厂设施的一端需要将天然气进行液化,另一端则需要对它进行再气化。
而且,一座天然气液化出口终端的建设成本可以达到再气化进口终端建设成本的10倍。
最后人们还需要建造能航行数千英里距离的专用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考虑到这么多的资金投入,液化天然气市场上的参与方需要对液化天然气抱有长期信心才行。
天然气的运输和石油类似,大致就是管道运输和海运。他们的运输成本与运输方式、距离和基础设施等因素有关。
管道运输:天然气管道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在长距离和大规模输送时。管道一旦建成,运营维护成本较低,且具有较高的运输效率。
液化天然气(LNG)运输:LNG运输成本较高,因为需要将天然气液化,然后通过专用船舶运输。LNG运输船的资本成本和运营成本都较高,尤其是燃料成本和船员费用。
由于多了液化再气化的过程,所以一般来说石油的运输成本会比天然气低,根据2023年《世界能源统计评论》的分析,石油在区域间贸易中的运输成本较低,而天然气和煤炭的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当运输距离增加时。天然气需要特殊的基础设施(如管道或液化天然气船)进行长距离运输,这增加了其运输成本。
页岩革命给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带来的影响是突出的。以2007年美国的数据为比较基础,2019年美国的贸易逆差为3090亿美元,而如果没有页岩革命,这个数字还要更高。
如果没有页岩革命,美国将会继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而存在。不仅如此,美国将还会成为一个液化天然气进口大国,在这种情况下,它不仅要和中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争夺天然气供应来源,而且它的贸易逆差还将因此大幅增加。
页岩革命还显著提升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多年来,工业投资从美国流出到那些拥有较低劳动力成本的工业成本较低的国家。
然而现在形势出现了反转。超过2000亿美元的资金正在投向美国相关化工设施的更新和扩产上面。吸引投资的不仅是炼化和基础设施,还有数百亿美元的资金将要进入钢铁铸造以及其他产品的制造和加工领域。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就是美国拥有丰富的低成本天然气资源。天然气不仅可作为燃料使用,还是制造化工产品的原材料。另外,天然气还可以降低美国发电成本。
美国天然气吸引的不只是美国的公司。欧洲制造商为了卸下那里沉重的能源成本负担,正计划在美国投资。奥地利钢铁制造商宣布了一项耗资7亿美元位于得克萨斯州科普斯克里斯蒂的投资计划,对此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解释道:“与欧洲相比,美国低廉的天然气价格才是这个投资项目重要的经济优势。”不仅如此,天然气还吸引了来自澳大利亚的肥料公司和来自中国的塑料公司。
几十年来,一直是美国公司在中国设厂,而现在来自中国的制造商正准备在美建设新工厂,来自中国山东的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在盛产甘蔗的路易斯安那州投资设厂就是这些中国制造商投资美国的一个典型案例。
一些制造公司(尤其是来自化工行业的)担心天然气出口设施将让他们生产依赖的天然气资源转移到国外从而推高它们的用气成本,继而威胁到他们正在建设的投资达数十亿美元的新工厂的未来运营。这次,反对者还与反对页岩气开发的环保组织结成了联盟,而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对于每一个通过政府批准的天然气出口设施,这家环保组织还都条理性地写下了正式反对意见。
然而,随着美国国内天然气供应的持续增加和天然气价格持续走低这些事实的发生,美国制造商对于天然气出口的反对声也消散了。美国能源部宣布的一项出口政策则最终结束了天然气出口争议,并缓解了工业界的担心。能源部宣称市场将会为天然气供应提供最富效率的配置手段,而且政府也承诺将在天然气出现短缺时进行介入以保护公众利益不受损害。
低廉能源带来的成本优势同样可以吸引投资,这和人工成本低、税率低的优势类似。
先锋公司的财富是石油工业的一面镜子。该公司曾经冒险挺进墨西哥湾的深海水域,还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阿根廷到赤道几内亚都有先锋公司的石油项目。
然而到2005年,先锋公司却做出了出售其国际项目的决定,重新回到国内。对此先锋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科特·谢菲尔德曾这样表示:“在美国大陆48州之外,我们拥有的各种海外资产所面临的政治环境和成本结构正面临过高的风险。”
另外,先锋公司也看到了其他公司在巴奈特页岩开发上所取得的成功。对于先锋公司而言,将资金回撤到国内才是更好的决定,相对国外有可能单方面改变公司合同条款的政府,美国通常有着较好的遵守合约习惯和独立的法院。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中国海油(SH60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