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正月十五闹元宵,对于传统节日元宵节,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小布就带着您一起来说说关于元宵节的那些事儿。
元宵节习俗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流传己久的习俗,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代表的意义却大体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虽然南北各异,南方的汤圆是包出来的光滑细腻,而北方的元宵则是滚出来的咬劲十足,做法不同,口感也不同,你更喜欢哪一款呢?
元宵节习俗二:“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即送孩儿灯。因为“灯”与“丁”谐音,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果是女儿怀孕,那除了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女儿孕期平安。
元宵节习俗三: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氛围喜气。
元宵节习俗四:舞狮子
舞狮,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因此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为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元宵节习俗五: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地都会挂出灯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习俗六: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而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年十八方告结束。
元宵节习俗七: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一般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向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和肉放在门前。
元宵节习俗八:走百病
“走百病”,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以祛病延年。并不是为逛街找借口喔!
元宵节习俗九:迎紫姑
紫姑也叫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中,正月十五这天要迎厕神紫姑,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的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等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元宵节习俗十:逐鼠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养蚕的人家会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人家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然后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一边放还要一边念,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元宵节怎么能少得了主角——元宵呢?跟着小布一起来学学这些与元宵有关的美食吧:
01
炒元宵
做法:
1.油7成热时下锅,元宵挨个放入锅中炸至表面呈金黄色,捞出沥油备用;
2.油烧至9成热,放入干辣椒、姜片爆炒,再倒入切丝的泡青菜、蒜片、炸后的元宵一起翻炒3分钟即可。
小贴士:元宵要炸一个捞一个,不然容易黏在一起。
02
煎汤圆
做法:
1.将汤圆捏成扁圆的面饼,防止面皮破裂里面的馅出来。
2.把做好的面饼直接放在平底锅里,不用放油,如果你的平底锅不是不粘锅,可以在表面刷点油,煎到两面金黄就可以了。
03
油炸汤圆
做法:
1.油入锅加热至7成熟,将汤圆下锅(不要将冷冻的汤圆直接放到锅里,要将汤圆常温后再放入,防止热油遇水迸溅);
2.炸汤圆时要慢慢给汤圆翻身,不要糊锅,不然汤圆破皮就一锅浆糊了;
3.待汤圆炸透,表皮呈现金黄色时,即可关火盛盘;
特点是外焦内软,皮酥里糯。
04
拔丝汤圆
做法:
1.先将元宵炸熟,其实道理跟拔丝地瓜一样的。
2.锅内加入白糖及适量的水,加热至白糖冒泡变成金黄色。
3.将炸好的汤圆放入锅内,迅速与糖搅拌均匀。
4.出锅盛盘,就做成甜香可口的拔丝汤圆。
05
烘烤汤圆
做法:1.在烤盘底部涂抹稍许花生油,将汤圆在烤盘上一一摆放整齐。
2.将烤盘放入烤箱约十分钟至汤圆呈金黄色,即可取出烤盘。不油腻!
这么多好吃的元宵做法
简直要流口水了
赶快做起来吧!
元宵佳节闹花灯
小布给大家介绍一款
简单小灯笼的做法:
一次性纸杯周围的圆圈用刀割掉
然后用刀将纸杯周围划成条状,均匀地分开哦!
接下来就是给杯子美化咯,给它弄点尖尖的形状出来。剪完以后,展开并把每条纸条中间轻轻折一下。
然后将准备好的另外一个一次性杯子的底部割下来,如图所示,再用双面胶将底部部分粘贴到上图的尖角方向。
再把割了底的杯子的周围剪一圈下来。
剪下来的一圈用双面胶粘上灯笼上。
手工制作灯笼大致就完成了,已经有模有样的啦。
再根据喜好涂上相应的颜色。
搞定了^_^
(PS:为保证安全,建议不要在小灯笼内点燃蜡烛明火)
吃过了元宵,动手做过了红灯笼古诗词里的最美,再来欣赏一下古诗词里的最美元宵节吧: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诗 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小布还要提醒您:北京五环路内,正月十五以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请自觉遵守。感谢您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元宵快乐